马铃薯、辣椒、番茄、茄子这几种茄科植物上经常发生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绵疫病。都带“疫”,到底有何不同?在症状上如何识别?
首先,疫,就是来势汹汹的意思,指急性流行的传染病。
带“疫”字的植物病害,也是容易迅速扩展的急性病害,一旦流行开来,就会对作物造成巨大的损失。
植物被病原菌侵害以后,在症状表现上和病菌的寄生能力及致病能力有关。
所谓寄生能力是指病菌从寄主的细胞或组织里汲取有机营养的能力。
寄生能力强的病菌可以直接突破寄主植物的表皮层,深入进细胞间或细胞内掠夺寄主的营养;寄生能力弱的病菌一般是趁寄主新陈代谢能力较差的时候通过寄主的气孔、皮孔、水孔或伤口,“乘虚”进入寄主体内获取营养。腐生菌基本没有寄生能力,只能在已经死亡了的植物组织内吸收营养。
致病能力是指病菌侵入进寄主体内后通过分泌果胶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物质对寄主的破坏能力。
寄生能力弱的病菌侵入寄主体内后首先分泌大量的分解酶类把植物细胞和组织毁伤,然后才获取到有机营养。因此,这类病菌引起来的病害,往往是症状显现快,病斑呈水浸状或开水烫过一样,病斑内没有太明显的轮纹,病斑外缘没有晕纹,病斑表面很快就会长出白色或灰色的毛霉状物。
寄生能力强的病菌进入寄主体内后分泌的酶类物质少,感病的植物部位在外部表现上往往没有那么快,感病部位最初出现失绿的黄色斑点然后才逐渐扩展成黄色、黄褐色、深褐色斑块,因为病菌在寄主组织内扩展的时候因为昼夜温度差植物对病菌的抵抗力也会呈强弱交替性,形成的病斑往往具有轮纹状,在病害发生的后期病斑表面上也会长出灰色或灰黑色霉状物和突出植物表皮的小粒点。
早疫病的病原菌属于真菌中子囊菌亚门里面的链格孢菌,寄生能力较强,但不属于专性寄生菌,在侵染植物的时候也会分泌一些有毒的酶类物质,因此,这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植株进入开花期以后遇到连续阴雨天造成根系吸收能力较差整个植株长势较弱的时候,先侵染植株的老叶上,但也可以侵染果实和茎秆,病斑具有同心轮纹;从植物生长发育时期上,发生的时间比晚疫病早一些,故称早疫病。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对早疫病有效。
番茄早疫病病叶
晚疫病、疫病、绵疫病的病原菌都属于真菌中的鞭毛菌亚门,寄生能力较差,一般发生在果实成熟期前后遇到阴雨低温,尤其是阴雨后突然暴晴的时候,侵染生长十分衰弱的植株及其下部接近地表面的器官,侵入后分泌大量的酶类物质迅速破坏寄主组织和细胞,所以症状表现的快,病斑大且呈水浸状,并很快就会长出白色或灰白色毛霉状物。
番茄晚疫病病叶
番茄晚疫病病果
番茄绵疫病
番茄绵疫病病果
辣椒疫病
晚疫病和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引起的,在辣椒和茄子上叫疫病,在番茄和马铃薯上叫晚疫病;绵疫病主要发生在茄子和番茄上,由辣椒疫病、烟草疫霉或茄疫霉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但三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药剂上具有相似性,霜霉威盐酸盐、烯酰吗啉、氟吗啉等均对其有效。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明白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绵疫病有何不同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栏目。